商機的背后往往隱藏著陷阱。有些廠家為牟取暴利,經常會設置一些圈套。對于涉足商場之初的經營者來說,購貨時往往容易上當——自身的局限性及弱點是上當受騙的根源。所以,購貨時必須要多長幾個〃心眼兒",牢牢記住批發進貨的幾個原則,謹防上當受騙。
1.原則一——不貪小便宜
有些不法奸商,為了誘惑別人,先是給人一點甜頭,然后再狠狠地宰人一把。例如,談生意之前,他先請購貨者吃飯,酒足飯飽后就會誤入圈套。還有的是供貨商為了處理庫存商品,打著數量有限,或者價格便宜的種種招牌,吸引購貨者進些便宜貨,不注重質量,結果是購貨后壓在庫里。
2.原則二——切忌發財心
有些購貨者,看到別人買賣紅火,便由衷羨慕。他希望自己也能發一筆大財,而且十分焦急,巴不得轉眼間就成為百萬富翁。于是,他不管貨質好壞,也不管有無商業陷阱,就盲目購貨。結果投入了資金,貨卻推銷不出去,最終蒙受經濟損失為此,購貨急于求成,實為不妥。
3.原則三——不要對別人盲目相信
對別人的言語不詳細分析,便盲目輕信,這樣很容易上當。因為一般人對"熟人"的介紹往往不會起疑心。但是"熟人"的介紹是亦真亦假的,有些是無意騙人,有些卻是有意騙人的。所以,進購商品時,應該"認貨不認人",不管是誰介紹的,—定要認真思考、全面分析,才能辨別真偽防止被騙。
經營者自身的弱點往往是導致購貨失敗的根源,在平時要積極克服自身的弱點多向成功人士請教、學習,這樣才不至于在購貨時掉入"陷阱"。